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10章 成效不错

贾珍带着自己最得力的刘大人和李大人,分析了魏五才再次交上来的方案。

大家一致都认为可以试试。

正打算开始的时候,人员要求、每个村聚集点都确定后,发现现在春天已过,炎热的夏天,并不是万物复苏的时节,没有过多丰厚的大自然产物,百姓一时间也拿不出来什么能换钱的东西。

傻眼了的几个人。只好先把人员确定好管理点,先把船只路线运行起来,到处宣传。

毕竟只要下雨,上山采蘑菇也能卖不少。

最后贾珍换了思路,这么多村落的人,难道就没一个做手工,可以多余物品能出售的?

不管如何,其实分拣应该是妇女们做比较好,但是现在刚开始运转,货物种类比较少,还需要到处上岸去村里宣传,所以招的都是当初为南区做过苦力的口碑好些的人。

即便他们性格老实,但是只要会说话,传达给百姓中心问题,后续慢慢发展就好。反正大部分百姓都是这种的人居多。

首先报上来的有20个村落。贾珍把魏五才选定的20个村交给李大人,每个村写一张请帖,让那里的村长或者能代表族里的族老,一起找个时间开会。让他们积极配合,选出一个地方,作为码头,以后有些东西就帮忙代卖了。

经过这几天的研究,贾珍不准备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。避免管事的人多了,出现不同的声音。

只让李大人挂名负责。魏五才是完全负责的人,可惜他名不正言不顺,只好委屈的做李大人背后的男人了。

魏五才对他自己的理念是最明白的,所以就由他说服村长们。

而贾珍因为季度的原因,跟大家商量,最终决定不仅仅卖菜品,在南区开个杂货铺代卖农户自己生产的任何物品。

先收集现在百姓积压的东西,弄过来开始进行销售,反正提辖府的牢房经过五阿哥的提示,里面又空荡荡的了,正好当仓库用来收货。

所以贾珍把决策交给李大人后,带着刘权出来考察了。

提携府旁边就是河,有个小码头。就当临时终点了,又看了看属于提辖府的店铺。听刘权的解说,收回一间租金最便宜的门面回来,挂了杂货铺牌子就开始售卖了。

刚开始,运过来的都是编织品,农家妇人自己织的粗布,少量鸡蛋.....

大家备受打击,但是贾珍觉得无所谓,那些人已经安排好了,工钱不会少,现在看账本,只是没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